有些東西,我真的想不通。
我明白為何有些人反對中式宴會以魚翅作為菜式。我明白,魚翅的採集涉及殘忍的手段,威脅著鯊魚的生存,且嚴重影響海洋生態。
可是我不明白,反對以魚翅上桌的人,居然會用燕窩來代替。
我不是環保專家,但我隨手在「維基百科」鍵入「燕窩」一詞,也能找到以下資料:「在一些燕窩出產地區,由於人類過度採摘,造成金絲燕瀕臨滅絕。在一些地方,比如廣東燕岩、海南大洲島,已經禁止採摘燕窩。」
而我更不明白的是,反對以魚翅上桌的人,其中式宴會仍然會有一道頭盤:乳豬全體。
把可愛的小豬殺死,用大叉火烤,然後斬成一件件,難道不比斬去鯊魚的鰭殘忍嗎?而且還要將斬件砌回整頭小豬的樣子,被挖去的眼珠兒更要補上會一閃一閃的燈泡,假裝牠仍有眼神……
看過一部日本電影,港譯《小豬的教室》,講述小學六年級的老師,帶了一隻小豬到班上,向學生們提議大家以一年時間輪流照料這隻小豬,但以「養大後吃掉」為前提。這是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,現實中那位教師的做法當然引起不少爭論。
電影後段,學生們對小豬生了感情,最後要全班投票決定小豬的去向:吃牠?還是不吃牠?想起那幕,我就鼻酸。
又很記得香港電台經典劇集《小時候》,有一集講嬤嬤買了一隻活雞回家,打算把牠養得再肥一點,但家其和小敏卻把雞雞當成寵物般疼愛。一天放學回來,他們發現雞雞不見了,竟變成了桌上的那碟雞;兩小孩痛哭的一幕,歷歷在目。翻查資料,那一集叫做《小孩與雞》。
對呀,中式宴會上,最後必定有一道炸子雞;難道,那又不比吃鯊魚殘忍嗎?
說到底,吃肉就是殘忍,光是把宴會中一道魚翅改成燕窩就覺得自己得了不起的人,please,真多此一舉,你以為自己救了鯊魚,卻苦害了大批燕子,亦沒有救小豬和雞雞。除非,你把菜式改為全素宴吧。
可是,如果真有人設宴,例如是婚宴壽宴春茗Annual Dinner之類,卻說明是全素宴,赴會的人真的會很欣然嗎?
我真的想不通。
(舒展超,稿於2015年5月26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