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正小散文010:「金鳯」與「金牌」

從新聞得知,位於旺角洗衣街的老牌茶餐廳「美而廉」即將結業,深感欷歔之餘,亦令我想起該區附近好幾家早已結業的茶餐廳。

話說,自己在八十年代初培正升上中學之後,作為中學生、長褲仔,自然可以自由出外午膳了。通常,位於窩打老道、勝利道、梭椏道一帶的快餐廳、大小食店,是大家最經常的選擇,甚麼「告羅士打」、「紅寶石」、「合家歡」、「危湛記」、「醉瓊樓」、「雅閣」、「坤記」等等,都是些培正人耳熟能詳、幫襯不少,但卻已先後結業的「名店」,只有小部分仍然存在至今:「莉莎」(但許多人仍慣稱「莎莉」)、「聯發」(已搬到別區)、「奇香」、「夏銘記」(在油麻地另起爐灶)……

然而,我們亦時不時會進行遠征,去遠一點的地方吃好東西。所謂「遠征」,是過到火車橋的另一邊,算是進入了旺角區。而所謂「好東西」,其實是只有一個原則:平

沿勝利道穿出去亞皆老街,往旺角方向步行,一過了火車橋,對岸角落位的那家「金鳯」,就堪稱一絕!首先,它相當神秘,餐廳外是看不到裏面的,只記得是一片深綠色的外觀,亦沒有任何「是日午餐」的餐牌放在門外。記得我中一時第一次跟同學走進去,還以為去了甚麼架步,因為裏面極之昏暗,氣氛古怪,很像黑店……

印象之中「金鳯」連正式餐牌也沒有,大家一律是叫「學生餐」,盛惠四元。這絕對是超級便宜的價錢,因為那時一個飯盒也至少三塊半,而「紅寶石」樓上的「凍檸水學生餐」賣五元五角(餐飲只能是凍檸水)。「金鳯」的四元「學生餐」,該是所有「學生餐」之中最便宜的吧!(當時我以為是。)它包含了:一碟餐湯跟牛油方包、一碟飯、一杯飲品……超值吧?

可是,不得不仔細形容一下那些食物。餐湯嘛,一般都是白湯(忌廉湯),稀得無比,有如奶水。牛油方包,很薄很細很少牛油,每人只得三角形的一件,基本上兩口就吃完。那碟飯,無論是上面甚麼肉甚麼菜,都一定是布滿濃汁,而昆蟲之類的加料時有出現。至於那杯飲品,細細杯,通常是橙汁或檸檬汁,是用水沖出來那些濃縮果汁。

其實,一句講晒,「金鳯」的食物真是很差很差,難以入口。不過學生哥沒有甚麼要求,總想把用在午飯上的錢減到最低,而將剩下的變為額外的零用錢。所以,「金鳯」卻又會相當受歡迎。

另一家類似「金鳯」的,叫做「金牌」,就在隔兩條街的洗衣街,即「美而廉」的斜對面。「金牌」比較沒有那麼「黑」,有上下兩層,我記得在九十年代後期甚至是二零零X年,我仍有去幫襯過。在八十年代初時,它的午餐售四塊半,便宜度僅次於「金鳯」。但「金牌」的食品質素比「金鳯」略好,若我沒有記錯的話,其午餐除了可自選餐飲外,更有雪糕作為甜品。之不過,大家為了省那五毛錢,還是去「金鳯」的多。

我一直以為「金鳯」是最便宜的了,但有次,同學們又為我帶來新衝擊,帶我去甚麼「火車站飯堂」吃。它位於旺角火車站旁,似乎是某個政府機構的食堂(水務局?),只花大約三元,就可以吃到一餐午飯了!不過我去「火車站」吃的次數不多,沒有太多的記憶,只記得它是平中之霸!

反而,如今新聞之中即將結業的「美而廉」,在學時期一次也沒有光顧過,一定是因為它當時不算最便宜,又不設「學生餐」,沒有打學生的市場。然而,我個人亦很不願見它結業,因為這類餐廳,真的標誌著那個年代;我們已沒有了「金鳯」與「金牌」,如果連「美而廉」也失守,真的會徹底與那個年代失去聯繫了,只剩下我們這些努力在話當年的「老人家」。

 

余銘

(稿於二○一二年四月五日二時)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