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事往何文田勝利道一行,並非駕車經過,而是仔細由街頭(窩打老道口)行到街尾(亞皆老街口),再走過對面由街尾行回街頭。一邊走,一邊瀏覽著兩邊的店鋪,真的感到「物非人非事事休」了。
最觸目的,是近窩打老道那邊,忽然多了一幢「豪宅」,正在推售,名為「勝利道一號」之類。只見它樓下,有許多地產經紀在守候著,一見有人經過,就上前搭訕,大落嘴頭:「有現樓示範單位睇喎,有冇興趣呀先生?」在下也被兜搭了幾次,一律耍手擰頭。我沒錢買是一件事,自問就算有錢買樓,也絕不會考慮勝利道囉!何解?事關我的前半生已在勝利道留下了不少腳毛,我不想下半生的白髮都掉在勝利道上……
那「勝利道一號」樓盤,似乎就是當年「夏銘記麵家」的所在。「夏銘記」於多年前已遷往油麻地繼續營業,如今「勝利道一號」上卻多了一家上樓的「星巴克」……「星巴克」出現在勝利道,我真的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。
論到在勝利道已消失了的老店,何止一家「夏銘記」?就讓我這個「培正老鬼」隨便數數吧!記憶力有限,相信一定數不齊,敬請見諒。
近窩打老道口那邊,如今有一家熱狗店,那就是原來的「合家歡快餐店」。「合家歡」的飯盒在七、八十年代是挺受培正同學歡迎的,尤其是它的茄汁意粉。
往前走,經過了「夏銘記」的位置後,曾有家「八達模型」。在八十年代興起的「高達熱潮」下,「八達」賺了我們不少的錢。
「八達」旁邊是一家「乜乜貿易行」,其實是一家遊戲機鋪。驚人的是,它至今仍然健在,而且其紅色主調的外觀幾十年不變。裏面的遊戲機數目並不多,兼售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。老實說,一直覺得這家「貿易行」相當古怪,背後一定大有文章……
「貿易行」的對面,應該大約是「莉莎快餐店」的舊址,不過好多培正人卻慣稱它為「莎莉」,我記得其英文店名是「Teresa」。「莉莎」當年佔兩個鋪位,右邊是西餅店、快餐店,正中有一圓形大枱;左邊則是快餐店的座位。其飯盒的咖喱汁有相當獨特的風味,甜而不辣,我記得畢業後也會跟同學特地回去幫襯,最愛點「腸蛋漢堡扒飯配咖喱汁」,永世難忘的味道!「莉莎」後來搬了位,又擴充開過分店,但如今好像已不再在勝利道,且味道亦非當年的「莉莎」了。
「莉莎」的右側隔幾家鋪,曾經又有一家「宇宙模型」。「宇宙」跟「八達」、「環球」不同,賣的主要是遙控模型,所以當年我們進去都是混吉為主,得個睇字。
「莉莎」的左邊,往亞皆老街方向走,曾經有一家很迷你的「百佳」,經營了多年。印象中,近幾年它仍在的,但似乎亦都消失了。
「百佳」的左近,不得不提的是一家「浸會書局」。作為培正的基督徒學生,「浸會書局」可謂「大會指定基督教書局」了!不過就算不是基督徒,相信大家也有進去買文具、買書簽、買賀卡、買小禮物。
再往前走,曾經有一家很特別的小鋪,其招牌是一隻企鵝,店名為「多利米郵票社」。其店主,正是當年在培正任教化學科、外號「企鵝」的張啟滇老師!我記得中一時,跟同學進去幫襯,總覺得店主熟口熟面,後來才知道他根本就是培正的老師。下課後,他就會出現在店中,其餘時間則由師母看店。
「郵票社」再往前走幾步,就是「奇香冰室」。它應該是除了「乜乜貿易行」外,整條勝利道仍然存在如昔、幾十年不變的老店了。想到此,我不禁走了進去,點了一碟「火腿腸蛋燴意」,讓味覺與思絮徜徉在勝利道的今昔之間……
余銘
(稿於二○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四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