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正小散文006:全城獨攻城

每一個社團或組織,甚或是幾位老朋友之間,都會有一些「暗號」、「密碼」、「暗語」、「切口」,即是一些只有圍內人才聽得明白的詞語、句子。話說,培正人之間也有不少「暗號」,例如「紅藍精神」一詞,聽得明的就一定是培正自己友。

今次想寫的一個「培正暗號」,則必定是某個年代的培正人才會聽得明,且必須是讀過培正小學的。這個「暗號」,叫做:「攻城」。

甚麼叫做「攻城」?這件事,真的很難、很難去解釋。我在構想這一篇之前,也思想了良久,要如何把「攻城」化為文字描述出來?真的有很大的難度。只要閣下知道「攻城」是甚麼一回事,就知道我在說甚麼,也會明白要解釋有多難!

簡單來說,「攻城」是一個集體遊戲,就如「捉迷藏」、「兵捉賊」之類。可是這個遊戲,可能是培正獨有的,皆因它必須配合培正小學一個獨特的地理環境,才可以玩得到。當然,這個獨特的地理環境,近年已然隨著校舍不斷的發展擴建,而消失了吧。

先讓我嘗試形容一下那個地理環境。我們就讀培正小學之時,由正門到接連中學部的大樓梯之間,是一段又闊又長的露天通道;如果面向中學部,通道的右手邊就是一系列的小學校舍(A座、B座以至90周年紀念堂),左手邊就是學校圍牆(外面就是培正道)。

這通道是石屎路,部分還畫有一些「跳飛機」之類的圖案。可是,大家最熱衷在此進行的遊戲卻不是「跳飛機」,而是「攻城」。點解?原來那長長的石屎路,有著幾條「天然的」(人工的)分界線,將之分劃成像「田」字般,應該是幾個「田」字排成「畕」的樣子。不知那一位學長前輩,就著這個環境,發明了「攻城」,流傳到我們這一代!

所謂「攻城」,玩者若干人分成兩隊,一攻一守。守的一方,在「畕」字的每一條橫線上派駐一或二人,而縱線亦有一人或二人駐守。攻的一方,一字排開,齊齊由「畕」字的最底一條線出發,在不被守方接觸到身體的情況下,閃身奔到最頂那條橫線,然後又再嘗試返回最底那條底線;途中一旦被守方接觸到身體,馬上出局,若干人出局,守方勝。若攻方有人成功抵壘,則攻方勝。

看我如此描述,根本看不出「攻城」有甚麼好玩。可是,那年代,中午放飯及放課後,那段石屎路的「田」上,總是被「攻城」的小學生所擺佔著,大家樂此不疲,甚至有些初中生也戒不掉,紛紛回小學「攻城」。最神奇的是,同一個場地,居然可以有幾組人馬同時在「攻城」!

別以為「攻城」是男生的遊戲,事實上有些女生玩「攻城」玩得更兇,甚至玩到春光乍洩也在所不惜!

真的不知道,別的學校裏也有「攻城」這回事嗎?我就一直把它當作是培正獨有的。反正是,我一提起「攻城」,似乎就只有培正人才知道我在說的是甚麼遊戲。

 

余銘

(稿於二○一二年三月七日二時)

One thought on “培正小散文006:全城獨攻城

  1. 引用通告: 培正小散文009:小時候校園 | 舒展超 之 大玩派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