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手上一張攝於1984年(培正95周年校慶)同學日的照片,博社同學在C座前的石枱之上搞攤位遊戲給小學同學玩,可隱隱然看到石枱和石櫈的模樣。
「小小的宇宙,歡欣的宇宙,蹦蹦跳,哈哈笑,是我小時候……」
這首經典兒歌《小時候》,大家一定聽過唱過。它本來是電視劇《小時候》的主題曲,卻不知道,這部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、由當年的童星王書麒、路家敏主演的兒童劇,大家有沒有機會看過?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了。
如果你有看過,就一定知道,劇中王書麒、路家敏的角色所就讀的小學,正是培正。而且,劇中有不少場景,是在培正小學校園實景拍攝的。這陣子,我在構思這些「培正小散文」期間,就很想找回《小時候》的DVD,希望在片段中重溫當年校園的景色。也許,那些片段,已是那個美麗校園所遺下的唯一影像記錄了。
那個年代的培正小學校園,真的是一個「園」。當時,「九十周年紀念堂」尚未興建,舊的C座與D座組成一個L字形,又與旁邊的小小的L座合成U形,U形中間就是偌大的校園空間了。當中,有參天的大樹,有乒乓波枱,有羽毛球場,又有好幾張石枱,絕對是大家小息及放課後的樂園。
猶記得,《小時候》有些所謂環境Shot,是在高空拍下來(相信是由C座高層),整個校園盡入眼簾,只見白色校服的學生們在其中蹦蹦跳、哈哈笑……也許我有被拍入鏡也說不定呢!
那些參天大樹,是甚麼樹?不知道。但是我記得,每到某些季節,樹上會落下很多很多黃白色的細小花瓣,飄到滿地都是。有時,校園中又可拾到一些類似松果的東西。那是松樹嗎?也許是吧。都怪自己當時沒有在意。
乒乓波枱,是最受歡迎的。明明小息時間只有五分鐘、十分鐘,大家還是會爭分奪秒地,一打鐘就飛奔到校園霸枱,打得一會就一會。乒乓波枱上實在發生過太多可歌可泣(其實是可笑)的故事……大家記得甚麼叫「四雪六肉」嗎?(這值得另開一篇詳寫了。)
不得不說說那些石枱。那些方方正正、以麻石雕成的石枱,配以周邊的圓石櫈,很是經典。石枱上刻有中國象棋棋盤,但大家很少會在上面捉象棋,反而會玩一種叫做「五指棋」的手指遊戲:把食指各自放在「將軍」那個位置,然後輪流行五步,先接觸到對方的就勝出……聽落很是無聊吧?
我對校園的記憶,還有一種聲音方面的記憶。小學校園的聲音,是背景永遠是有很多喧鬧聲、歡笑聲、追逐聲,是女生們在跳橡筋繩,是男生們在玩攻城(詳見另文《全城獨攻城》)……這堆聲音,不知道《小時候》的DVD,有沒有為我們記錄下來?
其實,《小時候》到底有沒有出過DVD?我也不敢肯定。如果有的話,真的貴一貴也值得將之買回來,就為了一睹培正小學校園昔日的風采。因為,如今的校園,早已沒有了那個「園」的感覺;你只會見到一座又一座新的校舍,被建造在一切可以建造的地方,校園的空間感、園藝感、閒息感,都不復再。高樹、石枱,都去了哪兒?誰知道。
也許,作為校友,我們也有一定的責任。年前某著名女校一棵百年大樹要被校方斬下,學生與校友們都挺身救樹,看得我慚愧。「紅藍兒女」雖然遍天下,但總覺得每次校友活動都只是慶乜慶物、吃吃喝喝,之後就一大堆合照放在Facebook,就此而已;我們有幾何真的去關心一下母校的近況?
──如果,我是說如果,校友們有參與去保護那個舊有的校園,它應該還是可以繼續存在至今的吧?
唉,算了。誰找得到《小時候》的DVD,請告訴我一聲吧。
余銘
(稿於二○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二十時)